孙女士六十大寿那天,儿女们吹蜡烛时,她接过孙子递来的寿桃蛋糕,但是蛋糕上用奶油写的字看着模模糊糊,老花镜架在鼻梁上也不顶用,眼前像蒙了层蒸包子时的水汽。她以为是老花镜模糊了,摘下眼镜擦了擦,看东西还是很模糊。
孙女士的这一举动,她女儿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,第二天就带孙女士到医院看眼睛。
经过检查,医生对孙女士说:“阿姨,你这眼睛是‘水晶球用久了起雾’,你这是白内障。”孙女士听了医生的话恍然大悟,原来看东西模模糊糊竟是白内障在作怪。
危险因素
当晶状体中的蛋白质因老化、紫外线或疾病等因素发生变性时,原本精密排列的透明晶体蛋白结构便会瓦解。这些变性蛋白质逐渐聚集形成不溶性的浑浊团块,最终如同给眼睛蒙上了毛玻璃,导致视物模糊,甚至失明。
1
年龄增长
就像头发会变白一样,晶状体随年龄增长出现浑浊是自然老化过程,这说明眼睛已经陪伴您经历了丰富的人生旅程。
2
环境因素
紫外线辐射长期暴露会加速晶状体老化,如高原地区白内障发病率高于平原地区。
3
慢性病影响
眼睛是心灵的窗口,也是洞察全身疾病的窗口,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会破坏眼内微环境,从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。
4
不良习惯
吸烟、酗酒、滥用激素类药物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。
治疗误区
误区一:靠滴药水治疗白内障
目前,抗白内障药物治疗不能有效阻止或者逆转晶状体混浊,手术治疗是目前白内障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。白内障手术在改善视力的同时,还能同步解决原有的老视、近视、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。
误区二:白内障熟透了才需手术
过去,很多人在面对白内障手术时存在常见误区:认为要等白内障熟透了才能手术,实则是因为早期技术限制。如今,随着技术进步,患者不用等到白内障完全成熟、看不清时才做手术,只要感觉白内障影响到了平时的生活和工作,就可以考虑手术。而且,时间拖延越久,白内障越成熟,手术难度会大大增加,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将大幅增加。所以,如果患者就医时,医生说符合手术指征,就要积极接受手术治疗。
Copyright @ 2019~2025 晴隆县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.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
黔ICP备2020011222号
医院地址:晴隆县莲城镇西街
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、火狐浏览器、360浏览器、IE11浏览器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