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高发!上热搜的“肺炎支原体”,究竟是啥?
发布日期: 2023-11-24 访问量:3386

什么是肺炎支原体?
肺炎支原体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,临床上常被归为“非典型病原体”,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。

肺炎支原体如何传播?
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。
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、直接接触传播。
患者咳嗽、打喷嚏、流鼻涕时的口鼻咽分泌物,均可携带致病病原体。近距离接触或者吸入气溶胶,就可能“中招”。

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,潜伏期长达1-3周,潜伏期至症状缓解数周内均有传染性。
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散发,我国北方以冬季,南方则以夏秋季为多,每3-7年有一次流行高峰。
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
体温在37-41℃,大多在39℃左右,或仅低热,甚至不发热。可伴有厌食、咳嗽、畏寒、头痛、咽部不适等症状。
阵发性、连串的咳嗽,而不是一声一声地咳,早期以干咳为主,而后出现咳痰。

如恶心、呕吐,甚至腹泻、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;皮疹等皮肤症状;还可能出现精神虚弱、嗜睡等神经系统的表现。
肺炎支原体感染,就会得肺炎吗?
肺炎支原体感染 ≠ 支原体肺炎
有研究数据显示,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儿童,大约有10%~40%会发展为肺炎,且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。
所以,孩子如果反复发高烧(发烧超过3天),咳嗽剧烈,一定要及时去医院、完善胸片检查,尽早明确病情!

怎么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