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医院概况
医院新闻
医疗服务
纪检监察
公示公开
科室介绍
专家介绍
党群工作
健康科普
健康咨讯

新生儿黄疸是什么?新生儿为什么会发生黄疸?

发布日期: 2023-10-12 访问量:3769

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、粘膜、巩膜等黄染的现象。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。

f333d23a2d3c4eab851c50494edb1f9.png

一、生理性黄疽

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,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,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,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,易被破坏,胎儿出生后,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,约为成人的两倍;另一方面,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,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,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疽现象,足月儿于出生后2—3天开始,4—5天达到高峰,10—14天自然消退。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晚、程度重,可延至3—4周消退。

处理: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,新生儿没有什么不适,一般情况下,不需治疗。

二、病理性黄疸

病理性黄疸特点为:黄疸出现早(出生后24小时内);程度重,血清胆红素超过220.5umol/1早产儿超过256.5umol/1或病情发展快,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umol/1;黄疸消退延迟,足月儿超过2周,早产儿超过4周,或黄疸退而复现;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266umol/l,分为以下几种:

1、母乳性黄疸:因吃母乳而发生,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疽。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,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,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,浓度增加,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。

处理:出现母乳性黄疽,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,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。如及时停止喂母奶,黄疽大约在2-4天内减弱,6-10天内全部消失。出现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,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,待黄疽好转后继续用母乳喂养。

1e5afbd8b3e0aa576f26891a9334f73.jpg

2、溶血性黄疸: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, 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,以母亲血型为0、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,且造成黄疸较重;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、胎儿血型为B或AB;母亲血型为B、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, 且造成的黄疸较轻。据报道,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.9%。

处理: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,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。严重者早期可进行换血治疗。

3、感染性黄疽: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,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。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,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,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、EB病毒、弓形体等,较为少见。

感染性黄疽需送医院治疗。

4、阻塞性黄疸: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,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。其黄疸特点是出生后1-2周或3-4周出现黄疸,逐渐加深,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,甚至呈白陶土色,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,需到医院治疗。

a25039835bf23fe3309f4246e6c6c8f.jpg

三、需注意事项

1、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和病情,积极配合医生。积极配合开展光之疗法(是通过荧光照射使新生儿体内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,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除)。

2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湿度适宜,定时通风,一般每日两次,避免对流风。减少人员探视,预防交叉感染。

3、注意保暖:包被穿衣适中,防低温或过热。

4、合理按需喂养,提倡母乳喂养,保持大便通畅。

5、若“母乳性黄疸”需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;期间予以人工喂养,注意奶具消毒。

6、注意观察小儿皮肤黄染程度,黄染过重者需光疗治疗。光疗时注意保护好眼及会阴部,鼓励其多喂水,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。

7、注意观察小儿反应、哭声、吃奶及大便情况,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。特别是臀部护理,勤换尿布。

Copyright 2019~2025 晴隆县人民医院

黔ICP备2020011222号